游客參低價團旅游被關購物店:待夠時間才許出
“低價團”香港游打死人,輿論一片嘩然,也使得“低價團”再次進入輿論風口。已成為旅游市場頑疾的“低價團”并不算陌生,但其生長軌跡、營運模式以及治理路徑卻少有人了解,本期原點周刊為您起底低價團,揭秘低價團背后的利益鏈條,以期為您的出行選擇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導和建議。
西安游客被關購物店“必須待夠時間才能出去”
“回想起那天的場景,真的是一身冷汗。”雷敏說,自己得感謝接待方“不殺之恩”。
她之所以會如此打趣,無疑是受了10月19日內地游客在港遇襲身亡事件的影響。當日上午10時,54歲的黑龍江游客苗某,隨300元團費的低價購物旅行團入港,在紅磡民樂街“D2 Jewel-lery”珠寶店內購物。導游鄧某因團員張某未購物爭執(zhí)拉扯,苗某勸架時引發(fā)打斗。隨后,多名男子突然出現(xiàn),將苗某和張某拖出店鋪進行毆打,直至昏迷。后苗某不治身亡,引發(fā)輿論嘩然。一時網(wǎng)絡上段子滿天飛,內地、香港民眾間的微妙情感糾葛再度重啟。
購物店:“沒有我的簽字,你們走不了的”
“這個事讓我太后怕了。不由想起兩周前在成都的遭遇,可能我膽小,但還是覺得自己運氣好、命大。”29歲的雷敏是西安一名金融業(yè)白領,她在國慶長假時,臨時起意約了一位朋友前往成都,卻不料經(jīng)歷了一出“旅行歷險記”。
此事要從10月3日說起,當天她們到達成都,入住酒店,一張“成都周邊一日游”的彩頁,讓她們決定改變“自由行”,“除了覺得價格挺實惠,主要是覺得有人帶著,車輛行程什么的也有安排,比我們自己沒經(jīng)驗瞎跑亂撞,肯定效率高,也安全。”打了一番小算盤后,兩人報了次日的名??墒牵诙彀l(fā)生的一連串事,一件比一件讓人心涼乃至后怕,特別是下午5時許,當團員們按規(guī)定在車上集合完畢。正當她們盤算著“1小時就能回成都,還可以接著逛錦里”時,導游突然宣布,下一站并非成都,也不是有些團員報名的地方所承諾的古鎮(zhèn),而是“位于郫縣的、當?shù)卣畡倓偨ê玫?、只對外賓開放的一個免稅區(qū)”。
“導游再三叮嚀,‘進去以后不要亂說,不要亂問,不要惹麻煩,要尊重講課老師,’還說如果出了問題,她也沒有辦法。”這段話搞懵了一車人,有些竊竊議論,有些表示抗議。然而,導游置若罔聞。
兩個沒經(jīng)驗的姑娘有些擔心。但同時互相安慰壯膽,“郫縣不是產(chǎn)豆瓣嘛,實在不行就買上點,回去也能用得上,最多比市區(qū)高價點。”
夜色中,包車抵達所謂“只對外賓開放的免稅區(qū)”。“整個院子黑漆漆的。心里一下就緊張了。”
讓雷敏更緊張的是,她沒有看到豆瓣,也沒有看到其他任何成都特產(chǎn)。
“近千平米一個場地,裝修倒不算太豪華。陳設了近百個玻璃柜臺,擺滿了金銀玉石。大廳里相隔幾米就有一名銷售人員,但近百個人不發(fā)出任何聲音,就那么筆直站著。”雷敏說,她和女友下意識地握緊了彼此的手。
一車團員都被引導著,徑直帶進大廳最里頭的一間屋子。“我當時觀察,類似的房間至少有10間。剛一坐定,門就被關上了,而且屋子是沒有窗戶的,角落還裝著攝像頭,房間里擺了幾十把椅子,特別壓抑。”
“你聽著懸乎,但當時就是這么回事。”雷敏說,兩名自稱專業(yè)老師的人,在大致問清團員們來自哪里后,開始介紹珍珠、玉石的價值和真假鑒別技巧。
有人想走。卻被告知“不行”,“必須待夠時間才能出去。”差不多20分鐘后,“老師”帶領他們開始欣賞其公司的產(chǎn)品,并聲稱“和你們有緣分,今天都能享受特價”。
當有人再次表示不感興趣、要求離場時,“老師”語氣嚴正,“沒有我的簽字,你們走不了的。”
“幸好,我們那一車30來人里,總算有幾個人‘慷慨解囊’,消費了3000多元。”雷敏他們才被獲準離場。
經(jīng)歷了捏著冷汗的40多分鐘后,雷敏總算坐上了回成都的車。“真的很后怕,下次再也不跟團了。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是流水線上的一只待宰獵物,被機械安排,歷經(jīng)不同工序,都盯著想榨取價值。”
從業(yè)者:一日游、港澳、云南是“高風險”
“這再正常不過了。”呂悠悠說,“咱們西安也是旅游目的地,周邊一日游比成都多,不管東西線都有購物項目。”
27歲的呂悠悠從事旅游業(yè)已有6年多,供職于知名國有旅游巨頭在本地的分公司,是一名“組團手”。
33歲的陳勇在某國有旅游公司承包了一個部門,專做出境團,很有些年頭。他也覺得,低價團甚至“零團費”的旅行團,責任并不全在經(jīng)營者。
“因為現(xiàn)在市場可以選擇的旅游方式很多,競爭激烈,很多游客就光想選個最便宜的。殊不知自古以來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還是想少花錢,再出去賭賭運氣。”陳勇說,業(yè)內人士都知道,所謂低價團,“并不是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需求,而是市場有需求,我們不得不順應。”
上世紀90年代后,國內旅游市場才逐漸成形,最早都是散客或者單位旅游,接到地方游覽主要景點,買點紀念品就得;后來各地都把旅游當成產(chǎn)業(yè)做,門票再加旅游紀念品;后來各種資本都進入了,競爭越來越激烈,降價成了主要手段,購物自然成為保本甚至盈利的關鍵。
陳勇透露,低價團尤其“宰客團”,主要集中在3條線,“第一就是短線一日游,第二是港澳,第三是云南。雖然香港這次出的事算是極端個例,但你看看近幾年所謂強制購物的新聞,基本都發(fā)生在這三條線上。”
10月28日,中消協(xié)公布了“國內部分旅游線路體驗式調查”報告,也從側面印證了上述業(yè)內人士透露的內情。“74%以上國內旅游線路存在相對嚴重的問題……西南和東北地區(qū)的強制消費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一些旅游區(qū)的商品質量難以保證……強制參加自費項目的問題較為突出,且存在導游拿回扣現(xiàn)象……西南地區(qū)尤為嚴重。”
曾親自帶過云南團的陳勇表示,標價8000多元的翡翠鐲子,他可以不到2000元就拿下。
低價團是如何“低”出來的
陳勇透露,一家經(jīng)營有年、周轉正常的旅行社,只要稍微有些實力,是不會像旅客那樣,臨時起意,設置行程的。
“每年開始時,我會結合上年經(jīng)營情況,和今年打算投入的成本,初步訂好我承包的這個部門的多數(shù)主推路線和產(chǎn)品組合。期間如果某條線路或者某個國家突然熱起來,才會大幅調整計劃。”
這個賬一般是要提前算好的。而這筆賬,一般是從出行的基本費用算起的,即交通成本。如今生活節(jié)奏加快,旅客也對出行的舒適程度有了更多要求。“飛機票的可操作空間最大。”陳勇說,所以飛機成了抱團出游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大部分的航班是一定的,越早訂越便宜。”為了在價格谷底以最小成本拿下機票,有實力的旅行社都會很早下手,預訂大量機票。
“行話這叫切機票。”陳勇說,比如他需要飛泰國的航班100個座位,他會很早就把這些機票拿下。“根據(jù)買入量和歷史交易的水平,需要付的訂金會有波動,但一般是30%。”
即為開團前,假設每張票1000元,陳勇得先拿出3萬元現(xiàn)金才能“占”到這100張票。
“具體買多少,會根據(jù)目的地的淡旺季,以及往年同期的游客流量估算,再考慮自己的現(xiàn)金流承受力。”
“組團手”呂悠悠也表示,每年的任務會被公司劃分到季度而再到月,她都會提前預熱,圈定可能的大團,“畢竟散團是變數(shù),不敢預期太多。所以手上多握客源,肯定好。”
這就是城市里各處的旅游門店掛滿各種行程單的由來。“他們就是分銷商。”
組團社投入了成本,采購了生產(chǎn)旅游具體產(chǎn)品必須的原料、交通工具,然后將這種風險或者說收益預期分銷下去,再由星羅密布的旅游門市以及各種渠道的銷售商去消化。
陳勇說,酒店的情況其實也類似。這就導致盡管游客較早報團價格看起來較低,但對經(jīng)營者而言,利潤依舊較高。
“這時候我不慌,成本也比較可控。之后離團期越近,價格會越逐步提升。但高到一個臨界點會開始降。因為緊跟著有一個節(jié)點。也就是說離機票或酒店的使用期特別近的時候,我的風險會變得特別大,甚至我會為避免支付違約金或干脆白預訂,而將整體價錢壓低,最后關頭我甚至會直接虧本拋售。沒辦法,止損嘛,能做到哪一步是哪一步。”
陳勇表示,這是一部分低價團甚至零團費的由來。“就算不要團費,我貼錢把你送過去,我也有可能收得回成本。”
“前提是,你得購物。”呂悠悠說,雖然低價團有被動的生成方式,即把最后報進來的團員分流給“購物團”,但這種方式也得看人看地方。
一個購物點消費四五千元,才算完成任務
呂悠悠透露,旅行社最喜歡的游客是28至55歲之間,來自二線以上城市。“因為經(jīng)濟能力屬于中流砥柱,有購物的潛在需求。”同理,附帶大量購物店的短途一日游、購物天堂香港、觀光性質退化的云南,自然就成了滋生亂象的熱土。
“我不是歧視任何人,但誰都不能否認,低收入、年紀大的人群,是低價團甚至零團費團的主力。”陳勇說。
陳勇說,大約七八年前南方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老年人等有閑人群出現(xiàn),“辛苦一輩子,老了出來轉轉,但長期的節(jié)儉習慣,讓他們不愿意多花錢”。“在最初,參加低價團的人群本身對旅游品質期望值就不高,心里也明白會有購物點,所以投訴也少但利潤可觀。隨后這種模式被迅速推廣到全國。”
“組織低價團的多是原先在旅行社干過的人,成立一個小公司專門做低價團生意。”這些從業(yè)者常年在這個產(chǎn)業(yè)摸爬滾打,人熟路子廣,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利益鏈:旅行社和前去的商家之間簽有協(xié)議,旅行社招攬散客組團,導游帶人從深圳(www.zshb029.com)進香港,到指定的商家誘導購物,導游、“影子團員”和旅行社從銷售額中拿提成。一般,一個購物點至少要消費四五千元才能算完成任務。”
“影子團員”揭秘
陳勇表示,所謂“影子團員”,即業(yè)內一般稱為“托兒”,主要靠的是“煽動力”。“像香港那種直接采取暴力極罕見,一般頂多就是恐嚇、威脅、給個臉色,更多靠軟性方式。畢竟一個團那么多人,也不可能不買東西就挨個拖出去打吧?”
“影子團員是這幾年才出現(xiàn)的,以前都是把人引進賣場,導游司機躲開,不到時間不發(fā)車;后來這一招不靈了,影子團員應運而生。其實就是找面相和善、能說會道的人冒充團友,鼓動購物。因為大多數(shù)人進入商場都有一定逆反心理,但只要待的時間夠長,加上各種價格優(yōu)惠、導購忽悠,這時又有影子團友出現(xiàn),把大家情緒帶動起來,助推一把效果奇佳,往往會帶動一批人痛快掏腰包。”
還有更隱蔽的方式。呂悠悠說,她帶港澳團時見識過。
“團員們正在購物店里看首飾,突然隔壁團就有人過來搭訕聊天,特別自然那種,跟我們團員交流、比較商品。還‘悄悄’告訴我們團員,要講粵語或者英語才能砍到更實惠的價。說什么都是內地來的,幫忙一起砍價要折扣……”
呂悠悠說,那人可能是地接社安排的,也可能是店家安排的。自己明白,但不能吭聲。“也不是我安排的,跟我也沒關系,閑事管了不好。都要生存。”
信息首發(fā):游客參低價團旅游被關購物店:待夠時間才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