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將5科變6科 新方案旨在“減負”(2)
背景
順應初中綜合課程改革
深圳市教育局此次公布征求意見稿是應深圳初中綜合課程改革作出的調(diào)整。10年前,在全國課程改革浪潮下,深圳率先全面實行綜合課程改革,將初中物理、化學、生物綜合為《科學》,將歷史與地理整合為《歷史與社會》,中考內(nèi)容、權重也隨著變化。
但改革推行10年以來,學校、家長質(zhì)疑聲不斷,比較集中的批評是學校沒有專業(yè)講授《科學》、《歷史與社會》的綜合型人才。綜合學科弱化初中生對物理、化學的學習,導致很多高中生在文理分科時選擇文科。去年7月3日,市教育局發(fā)布《關于深圳市初中綜合課程設置的調(diào)整意見》,要求自2012年秋季起入學的七年級新生采用分科教學課程改革,配發(fā)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教材,進行分科教學,不再配發(fā)初中綜合課程教材。2012年秋季在校的八九年級學生,延續(xù)原來政策組織教學、考試,以保證平穩(wěn)過渡。
說法
教育界:建議減少中考科目
麗湖中學負責人房超平說,中考改革應該改變應考思維。建議將歷史、思想品德、生物、地理等作為學業(yè)水平考試,不記入中考總分。語、數(shù)、英、理化四科作為中考選拔性考試,但試題應改革。思想品德與歷史開卷進行是好事情,但若該科考試分數(shù)計入中考總分,便是 高利害考試 ,學生及家長會覺得每一分非常重要,不好實施。
紅嶺中學石廈初中部一名不愿具名的教師也表示,開卷考試評價標準不好確定,不好操作。意見稿中對中考科目設置不符合有關減負規(guī)定,考試科目增加,不管是通過合卷還是降低比重,不可能減少學生學習時間與負擔。
家庭學堂網(wǎng)站創(chuàng)始人田國寶更是尖銳指出,新方案使中考序幕從初二就拉開,文化課考試科目5科增至6科,不但沒有減輕學生負擔,而且加重了, 應試體制的教育更明確、強烈,學生自由成長的空間,從初二就開始被中考擠壓,通過考試控制成長的教育越來越明顯。
家長:開卷考評標準如何定
學生及家長更關注考試公平性。麗湖中學初二學生林可說,擔心政策會有不完善的地方,對備考造成影響。不過,開卷、初二提前考的探索值得肯定,特別是學完就考,可以減少初三備考壓力。另一名學生夏宇航也贊同一些科目提前在初二考,覺得一定程度上能減負。至于開卷,擔心老師評分能否客觀。
學生家長陳女士說,開卷考更注重學生能力與思維培養(yǎng),但更關注評分標準制定, 希望教育部門要把好關。 也有家長提到,深圳中考政策調(diào)整,也要考慮到與全國高考制度對接。龍城高級中學教師唐梓鐘說,在高考指揮棒強大作用下,中考的調(diào)整只能是適應性的。在現(xiàn)有教育體制與高考體制下,學生中考負擔顯然超過高考。
信息首發(fā):深圳中考將5科變6科 新方案旨在“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