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公司冠名小學公益 家長懷疑商業(yè)行為
昨日, 中脈LACA安全守護行動暨福田區(qū)安全教育實驗區(qū)啟動儀式 在福田區(qū)下沙小學舉行。 中脈LACA 是一家主打女性內衣的企業(yè),冠名一所小學安全公益活動,有家長認為,實在看不出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商業(yè)味太濃,有傷學風。也有家長認為可以接受。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如果事先征求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意見,就不會引起爭議,說到底是民主管理決策的問題。
爭議
商家來冠名 各方有意見
今年是福田區(qū)安全管理年,啟動儀式于昨日上午舉行,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給福田安全教育實驗區(qū)授牌,參與捐贈的9名企業(yè)代表向下沙小學的學生代表贈送安全體驗教室的鑰匙。體驗室分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災害、醫(yī)護救治等幾個區(qū)域,用漫畫和實物等生動直觀地向學生介紹各種安全知識。
在活動現場,南都記者發(fā)現,主席臺上懸掛的橫幅、宣傳展板和中國教育學會授予福田區(qū)的安全教育實驗區(qū)牌匾上,均印有 中脈LA CA 字樣。而且現場有近百名志愿者還穿著印有 中脈LA CA 字樣的T恤衫,成了校園一道風景線。
有家長質疑,做女性內衣的中脈LA CA冠名兒童安全公益活動不妥,兩者沒有任何關聯,會讓人產生遐想。學校作為一個純潔的伊甸園,不能被商業(yè)化玷污了。如果冠名泛濫,當小孩去學校圖書館看書,看到的是 ××內衣圖書館 ,去廁所看到的是 ××衛(wèi)生巾廁所 ,情何以堪?
如果是熱心教育事業(yè)的,冠名大可不必了,冠名有傷學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長說。
對此,深圳一名教育界人士也表示 很奇怪 。她說,學校舉辦的活動基本上都是公益性質,一般情況下不能接受企業(yè)贊助冠名。 去年一家企業(yè)想冠名贊助我們區(qū)一所學校的活動,但領導明確表示不行,更別說是做內衣公司的,真搞不懂!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可以理解。家長蔡女士認為,內衣商家捐助兒童安全公益事業(yè),沒有不妥之處。沒有任何明文規(guī)定做什么產品就應該做相應方面的公益。當然,如果贊助企業(yè)現場發(fā)言中提及推銷自己的內衣產品,那就不妥當了。具體到該項公益活動,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對贊助企業(yè)的行為既要有約束,又要對企業(yè)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善舉給予鼓勵贊賞。 做公益,前提肯定是不圖回報,哪怕是摻雜一絲功利成分,再熱心的公益都會讓人感覺變味,有違其初衷目的。 蔡女士說。
回應
中脈:沒有摻雜任何商業(yè)廣告
昨日的安全體驗教室,為中脈公司在深圳建立的第一所,未來還將建立兩所,全部在福田區(qū)內。對于昨日的啟動儀式,中脈公司企業(yè)社會責任部負責人勾先生認為,活動沒有廣告成分摻雜其中,純公益。作為一家主打文胸等女性用品的企業(yè),之所以選擇兒童安全教育為切入口,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 一、兒童是社會的未來,一個美好的家庭一定少不了小孩的健康幸福成長;二、當前兒童安全教育問題突出。所以,經過充分調研,我們把關注的焦點落在兒童身上。 勾先生說,這個項目也是公司和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在深圳的落地嘗試,公益就是公益,昨日的活動現場只是出現了公司名稱,并沒有出現公司的產品宣傳廣告, 也沒有必要在這個公益活動中摻雜廣告成分。
勾先生繼而解釋,公司的產品消費對象為女性,要做廣告,會選擇跟產品特征比較契合的媒介渠道。
學校:事先不知道企業(yè)要冠名
作為學校只是提供一個場所,只知道中脈公司出了贊助費,一間體驗室出20萬元。之前并不清楚企業(yè)要冠名。 下沙小學負責人說,由于學校既不是主辦方也不是承辦方,所以對此事不好說什么, 我們更看中體驗室給學生提供一個掌握自護自救的技能平臺。 他表示,如果家長意見太大,學校取下相關牌匾也是可以的。 商業(yè)性的東西還是不要強調太多的好。 該負責人說。
信息首發(fā):內衣公司冠名小學公益 家長懷疑商業(y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