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組織部長:有的官員為升遷不擇手段
追求進步是每一名領導干部的共同心愿,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需要以正確的進步觀為指導。
然而,現(xiàn)實中有一些干部從個人私利上盤算進步,想問題考慮的不是群眾能不能得利,而是能不能為個人升遷增加籌碼、積累資本,專揀能夠吸引 眼球 的事做,那些難以形成影響、不顯山露水的事,群眾呼聲再高、意愿再強烈也不愿意去做;有的干部急于顯示個人才能,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干了不少華而不實、留下后遺癥的政績泡沫;有的干部覺得自己本事大、舞臺小,英雄無用武之地,組織上虧待了自己,心里不平衡不是因為自己進步慢了,而是因為別人進步快了;甚至有的干部官迷心竅,為了升遷不擇手段,跑官要官、花錢買官甚至造假騙官。于是,在對待進步的心態(tài)上,有的干部得了以下三種病:一是 自大癥 ,二是 紅眼病 ,三是 浮躁風 ,這些不良心態(tài),對干部成長進步具有很大的破壞性,有些干部就是因為心態(tài)失衡、行為失控,倒在了成功前的 百米線 上。
要知道,領導干部所追求的一切進步,歸根結(jié)底都應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謀利。不為民造福,級別再高也沒有意義。樹立為民服務的進步觀,既是思想問題,更是行動問題。應把人民利益舉過頭頂,把一己私利拋在腦后,對人民有利的事就應鉚勁大干、傾注滿腔心血;甘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計較一時之得失、不汲汲眼前之名利,涵養(yǎng) 功成不必在我 的廣闊胸襟;敢于直面矛盾、問題,勇于趟險灘、涉深水、啃硬骨頭,到困難多、矛盾大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打開局面。
此外,領導干部還應擺脫以職務論進步的 官本位 束縛,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提升素質(zhì)、做好工作上,以過硬的工作能力 強身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領導干部須增強謀劃全局的能力,既看到 兩點 統(tǒng)攬全局,又把握 重點 綱舉目張;增強推動發(fā)展的能力,善于根據(jù)上級政策和本地實際,捕捉發(fā)展機遇、優(yōu)化發(fā)展路徑、破解發(fā)展瓶頸;增強攻堅克難的能力,以辯證思維分析矛盾,以法治思維綜合施策。
領導干部的進步之路,不會總是一路鮮花與掌聲,應養(yǎng)成積極向上、理性平和、豁達開朗的進步心態(tài)。幾個 正確 很重要:正確對待得與失,能不能提拔、什么時候提拔,不僅涉及本人是否具備了條件、付出了多少辛勞,還涉及到工作是否需要、職數(shù)是否空缺等等,不是自身想提就能提、到點就能提、干出一點成績就應當提,當組織安排和個人意愿不一致時,領導干部應坦然接受,把 得 定位在自身素質(zhì)和工作事業(yè)進步上。正確看待快與慢,進步是量變和質(zhì)變交替的過程,總是有快有慢,在職務進步上,快是特殊,慢是常態(tài),進步快的時候,不能飄飄然,忘乎所以,忘記組織的培養(yǎng)和同志的支持,應多一份感恩之心、多找找自己才不稱位的差距;慢的時候,更應沉淀積累、保持韌性,堅持理想、不改初衷,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斗志。正確認識大與小,作為大小與舞臺大小有一定聯(lián)系,但并不完全相關,大舞臺有大作為,小舞臺同樣可以有大作為,平凡之中也可見偉大,尤其是在基層,處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最前沿,直接為群眾服務,雖然職務不高,也能做出非凡成績。
信息首發(fā):湖南省委組織部長:有的官員為升遷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