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和晚高峰時段的救護車生存狀態(tài) 為生命奔跑
有一種車,它們總是在路上疾馳,加速、超車、急轉……為生命爭取時間。它們不是賽車,也非警車,而是救護車。當遭遇擁堵和暴風雨時,它們的心情又將如何?他們在為生命奔跑。
面對擁堵的交通,救護車司機也很無奈。
這些天,暴雨如注,天空像個哭壞了的孩子。8日晚高峰,風雨交加。一輛出租車上,孕婦羊水破了卻被堵在路上,幸而交警聞訊及時開路并協(xié)助送院,當晚孕婦誕下一男嬰,母子平安。11日,暴雨再次襲城。12時40分許,一男子駕車途中病情突發(fā),交警接報后緊急救助,才使得男子半小時后順利送往醫(yī)院,接受搶救。
同日,一男子在廣深高速遭遇車禍昏迷,急救車在送病人轉院過程中浸水熄火,引發(fā)市民對是什么阻斷了緊急醫(yī)學救援的思考(詳見晶報昨日報道),也讓我們回頭反思:在非突發(fā)天氣情況的日子里呢?我們的救護車,是否就能第一時間順利迅速地到達亟待被搶救的病人病榻?
有一種車,它們總是在路上疾馳,加速、超車、急轉……為生命爭取時間。它們不是賽車,也非警車,而是救護車。當遭遇擁堵和暴風雨時,它們的心情又將如何?
在暴雨襲城之前的5月9日晚高峰時分,深圳市區(qū)的路面上,晶報記者兵分三路,與奔波在這座城市的救護車一起,體驗生命賽道上的喜與憂。未來幾天,晶報將陸續(xù)關注深圳路上,這條看不見的 生命通道 & &
1
警笛響起,前面的車裝聽不見
時間:
5月9日17時45分
人物:
寶安福永人民醫(yī)院鳳凰分院醫(yī)生陳永銳,司機劉濤
這是107國道的輔道,僅兩個車道。正值晚高峰,救護車匯入車流,就如滄海一粟。劉濤眉頭一皺,拉響了警笛。
●去程
17時45分,福永人民醫(yī)院鳳凰分院急診科,忙碌依舊。 快快,福永街道,新和村水田市場,有人昏倒,從凳子上摔了下來。 小護急促的聲音傳來。
當值司機劉濤、跟車醫(yī)生陳永銳及護士齊刷刷往救護車里鉆。陳永銳迅速掃了掃車內的應急設備,急救箱、擔架、呼吸機、監(jiān)護儀……清點完畢,他才長長松了口氣,把視線投向了車窗外。
17時46分,車子快速駛出了醫(yī)院。
街邊,華燈初上。陳永銳伸長脖子,朝那一望無際的剎車燈瞧去。
這是107國道的輔道,僅兩個車道。正值晚高峰,救護車匯入車流,就如滄海一粟。劉濤眉頭一皺,拉響了警笛。 哎呦、哎呦 ,尖銳的聲音,就像急等的病人在呻吟。
信息首發(fā):暴雨和晚高峰時段的救護車生存狀態(tài) 為生命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