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做汽車:非不想為 實不能為也
近日召開的 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第十五屆年會 上,對于涉足電動汽車領域傳聞,雷軍明確表示,三五年之內小米不會做電動汽車。他表示, 小米布局已經完成,這跟市場好壞沒關系,我們專注的把現(xiàn)在幾個產品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說, 不是不看好,是精力有限。
小米在近期內不會涉足電動汽車行業(yè),我們尚不清楚這是否是雷軍放出的煙霧彈。但理性的分析,放煙霧彈的可能性不大,小米不做汽車,并非它不想做,實在是它目前還做不了 非不想為,實不能為也!
客觀地講,小米在手機行業(yè)的成功已經登峰造極,它的產品、它的營銷策略,它的行業(yè)沖擊能力,國內同行業(yè)的對手們幾乎難以超越。但是,汽車不是手機,汽車不是路由器,汽車不是電視,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做智能空調,尚且需要和美的聯(lián)盟,更何況是汽車呢!
為什么說小米還做不了汽車?
首先,汽車的機械性能積淀不是手機行業(yè)的 簡單組裝 所能代替的。在中國機械行業(yè)中有這樣一句話,汽車行業(yè)是機械工業(yè)中權重最高的子行業(yè)。不管是傳統(tǒng)能源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它首先是汽車,是機械。汽車質量的優(yōu)劣,口碑的好壞,在于原材料,在于組裝水平,在于電子設備,更在于其機械性能方面的積淀。
舉個例子,盡管大眾汽車在國內簡配嚴重、價格高昂甚至還屢發(fā)事故,但國人依然趨之若鶩,為何?其在機械性能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xiàn)起著很大的作用,這也是國產汽車與國外優(yōu)秀品牌的最大差距。而小米這樣的手機廠商,基本上屬于 貼牌 生產,組裝式生產,好像離機械性能差的有十萬八千里呢。
手機,出問題了的話可以返修,可以隨便找個手機店修,基本上一兩年就再換個新手機。要是汽車也這樣,誰會買它?
其次,小米這樣類型的企業(yè)尚不具備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 新汽車 所需要的技術。無人駕駛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這是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兩個方向。之前結束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奧迪寶馬等廠商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很讓人震撼。與無人駕駛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我們見的已經很多,可它需要的科技含量與無人駕駛相比有過之無不及,甚至應該不次于無人駕駛汽車。
只是因為法律的因素,無人駕駛汽車還不能大規(guī)模推向市場,所以目前無人駕駛汽車尚在醞釀中。盡管特斯拉成功的經歷就在眼前,但實際做起來絕對不是那么簡單。
根據國內媒體科技日報近日報道,目前我國新能源客車技術產業(yè)化涵蓋了插電式、增程式、純電動等多種技術路線,以及慢充、快充、電池更換、在線充電、雙源快充等多種能源補給方式。北美國家推廣的新型能源動力汽車主要采用了混合動力系統(tǒng);歐洲主要采用混合動力系統(tǒng)與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tǒng),開始應用在線快充系統(tǒng)(鈦酸鋰負極電池與超級電容),日本主要以混合動力客車為主。這些,小米怕是都難以具備吧!
第三,小米的銷售理念和產品精神與汽車行業(yè)完全是兩條軌道,很難存在交集。小米的手機產品,推崇的理念是 為發(fā)燒而生 。手機追求的是時尚,但汽車則承載的內容更多。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汽車消費者來說,這個理念基本不適用。小米的產品,以物美價廉取勝??稍谄囆袠I(yè),國產汽車品牌的經歷證明,單純靠價格作為武器沖擊市場是很危險的。想一想當初的奇瑞、比亞迪等等價格殺手們,他們今天的苦苦掙扎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據 單純靠價格是不行的。
小米是依靠粉絲營銷異軍突起的,但如果小米生產汽車,那小米的手機產品粉絲,究竟有多少能夠轉化為其汽車產品的粉絲呢?這很值得懷疑。且不說購買力如何,汽車行業(yè)的口碑形成過程,絕不是小米的口碑所能比擬的。
小米宣布三五年內不涉足電動汽車,這很明智。也許,當電動汽車行業(yè)簡單到像手機組裝一樣的水準時,小米就會座電動汽車了;也許,過幾年有汽車企業(yè)愿意和小米合作時,小米也會做電動汽車了。只是現(xiàn)在,小米還真的做不了這個。不單是小米,國內很多互聯(lián)網企業(yè)亦是如此!
信息首發(fā):小米不做汽車:非不想為 實不能為也